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工随笔 > 正文

在带教中教学相长

发布日期:2013-07-0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肿瘤内科党支部    淋巴瘤病区   王茂菊

 

    以往工作中,看到老同事些带着实习同学,心里羡慕不已,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带教就好了。以至于有同事跟我说带教是件辛苦的事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带两个同学的时候更是辛苦,我还不以为然。

    现在工作几年以后,我也成了一名临床带教老师。听着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学生喊我“老师”的时候,觉得既高兴又有一点胆怯。曾几何时,我以为带教是件轻松简单的事,一心想着把自己会懂得、会做的用心的教给学生,就够了。但是现在看来并不如此。

    带了几个实习生后,其中有本科生也有专科生。并不是专科生就不如本科生,也不是说本科生就比专科生好很多。例如我带的本科生中,就有人连很多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比如不会正确连接的心电监护导联的,以为胃复安是保胃的,250ml水里最多可以加多少毫升氯化钾都不知道的。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本科生连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也只好在平时的工作中见缝插针的教些基础知识,遇到夜班空闲的时候,把学生带到治疗室,一样样药的讲疗效。有时学生记性不好,今天讲过的内容,过两天再问,还是答不上,偶尔我也会觉得泄气。但是往往基础不好的学生很贴心,看着我在做事的时候会主动过来要求帮忙,这点倒是很像我当年的样子,这样又让我觉得欣慰。其实在工作中她们能力差别并不大,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只是需要时间去适应。

    在临床带教中,来了一批新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摸底, 针对不同学历、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基础差点的学生,带教中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多抽问,有时学生回答不上的问题可以不必马上告诉答案,让她回去翻阅资料后下次再回答,这样也起到加深印象和督促看书的作用,但是有一点,就是我需要拿个本子记下这些问题,因为下次来很可能就忘记了。

    基础好点的学生,可以多讲些拓展性的知识,这就要求我的专业知识牢固并且宽广,不断温故知新。有时学生问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上。有一次一个已经转科的学生回来问我怎样鉴别张力性气胸和闭合性气胸。我一听头就大了,以前老师教的都还给老师了,实在是很不好意思,只好说自己呆在内科久了,对外科的专业知识都不熟悉了,让学生去请教外科老师。学生来问我,说明她信任我,她也理解,老师并不是完人,门门都精。所以带教是种对自己的锻炼、知识的巩固,对有些已经模糊了的知识,只有自己亲自确定了以后才能教给学生。

    有些学生动作很慢,普测体温也要一个小时,遇到这种学生,可以教些小技巧,不必等病人接过体温表了再发下一个,可以跟病人说放在床头柜上,或交给家属,遇到有些热情语多的病人或家属,如果没什么事可以婉言走开。遇到偷懒的学生,可以规定个时间,比如半小时把体温测完,这样学生做事的效率明显会提高。

    跟学生之间,工作之余可以多交流,关心她们的生活,合适的话甚至可以问问她们的感情生活,听听她们实习的感受,比如对这一行的看法啊,觉得实习辛不辛苦啊,把自己以前实习时候的经验与趣事讲出来与她们分享,这样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了解她们,制定行之有效的带教计划,使得带教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名基础不太好的本科生,通过交流,我就知道以前读书的时候做了很多兼职,才使得耽误了功课。

    另外,我知道学生不是廉价的劳动力,不是让我们挥之则来,呼之则去的玩偶。我们要尊重学生,我始终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想从前,我在实习的时候,当我被某些老师这样对待时,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心想要是她们的子女也被人这样指使,看她们心疼不。所以那时就想着将来我带实习生了,一定要人性化对待她们,心疼她们。现在,我也是这样做的。有时,同事会让我叫我的学生去做一些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也不好拒绝,一方面又心疼学生,那就干脆自己亲自做。遇到一些有特殊操作,一定记得提醒她们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第一次面对学生讲课,第一次为学生演示操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虽然面对的都是一群年轻的学生,我也难免有些紧张,偶尔会在讲解过程中忘记下面的内容,只好对大家笑一笑,停下来想一想,接着讲下面的内容,等后来想起了再补充。这样做的结果是,尽管内容是讲完了,但是条理上难免有些乱。自己觉得不尽人意,但总归是努力的结果。相信有了第一次以后,以后的我站在讲台上会更加从容与自信。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