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新闻 > 正文

更融合 更前沿——四川省肿瘤医院成功举办2024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医工结合新浪潮分会场会议

发布日期:2024-06-2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6月21日-23日,由《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主办的2024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双中心”建设、药品供应保障等热点焦点话题,开设1个主会场、16个分会场。6月23日上午,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承办的医工结合新浪潮分会场会议举行,主题为“更融合,更前沿——拥抱医工结合新浪潮”。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林莉,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公室主任唐勇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邓建军,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新华,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以及西部肿瘤质量提升联盟和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单位等领导和专家莅临分会场。

开幕式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易群主持,她首先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并表示在癌症精准医疗时代和医工交叉背景下,四川省肿瘤医院探索面向肿瘤的医工交叉合作,以解决临床肿瘤医学前沿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希望借此次会议契机和全国同仁齐聚论道,共同助力医工结合领域新发展!

在致辞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林莉表示,四川省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强大的工程技术力量,是我国医工结合的重要阵地之一,尤其在核医学技术及相关产业领域,四川省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枝独秀。在医工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中,四川省的各大医院、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她希望发展医工结合要加强跨界合作、要注重创新驱动、要提升人才培养、要落实政策支持,借助此次会议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医工结合未来的发展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大数据办公室主任唐勇林表示,医工融合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并进一步从以健康需求牵引医工协同提质化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医工协同高质量发展、以深化合作夯实医工协同发展基石三方面阐释如何进一步深化医工协同,持续推进国产医疗装备发展应用。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新华表示四川是西部医疗服务大省,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将从推进核医学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发展前沿医疗三方面不断完善健全产学研用全链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红兵提到,近年与四川省肿瘤医院积极携手、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深入推进医工交叉融合,努力构建交叉学科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立足医学、生命和电子信息等学科交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关键共性和前沿引领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人才吸引和培养,构建了一支具备创新性、引领性和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希望此次会议的举办,将为医工结合探索出新方法、新途径。

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表示,在医院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之上,将继续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平台优势,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力争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更希望借助此次会议,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医工融合前沿话题,为推进我国医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后,会议邀请到的国内医工结合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就相关话题进行学术研讨。此次专题讲座分为核工业医用转化现状及展望、放射治疗技术开发与转化、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转化应用、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四个版块。


核工业医用转化现状及展望版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建军作《医工融合是核医疗创新的关键》报告

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忠辉作《四川核医药产业swot分析》报告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夹江县委书记许天毅作《建设医用核技术产业发展高地》报告


放射治疗技术开发与转化版块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放射肿瘤学四川省政府重点实验室主任郎锦义作《医工信结合创新放射治疗模式》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医学影像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温宁作《数据驱动的精准放疗》报告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转化应用版块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蒲晓蓉作《AI大模型及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报告

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民航总医院大外科行政副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崔亮作《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之创新突破》报告


药物研发及临床转化版块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亚明作《精准医疗时代的核医学—分子影像与核素靶向治疗》报告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药学院创院院长朱依谆作《肿瘤研究的新趋势:新靶点和新化合物转化研究》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医工结合,作为医疗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此次会议不仅为医工结合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肿瘤诊疗技术在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四川省肿瘤医院将紧跟前沿技术发展步伐,持续探索医工交叉融合机制,推动医工融合更上新台阶,为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助力!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