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https://xsjy.cnki.net)发布了2011—2022年的高影响力论文,分别按照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PCSI)遴选出学科前1%的论文。我院药学部蒋倩团队两篇研究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


“国家医保谈判”是近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准入的重大创新与重要政策举措,是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体现。既往我国医保准入评审方式以专家评审为主,循证医学证据支撑不足。临床诊疗指南、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等循证证据的引入对传统“主观评审”的医保准入机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国家医保谈判品种医保支付限定条件与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等循证证据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我部蒋倩团队联合成都市医疗保障局事务中心狄进主任利用循证医学手段进行了科学探讨,其学术成果《国家医保谈判抗肿瘤药品支付限定条件的循证医学证据变迁》于2022年02月成功发表于《中国药房》,该论文全面剖析了国谈抗肿瘤药品医保支付限定条件与药品说明书及历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相应诊疗指南间的差异及变迁情况,同时运用循证医学理论与方法为抗肿瘤药品医保准入的“科学性”与“动态性”调整提供依据,保障医保支付限定条件更新规范化最初一公里的顺利通行。我院药学部藕顺龙主管药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药学部蒋倩副主任和成都市医疗保障局事务中心狄进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


全球肿瘤疾病负担持续增长,催生并加速了抗肿瘤新药,特别是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市,使所有医疗卫生利益相关者对其临床获益产生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如何评价抗肿瘤药物的价值一直以来都是肿瘤学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迄今为止,包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 ESMO)等组织已研发了药物价值评价工具。但尚不清楚目前这些工具是否真正地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价值测量。基于此,蒋倩团队前期已通过方法学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价值评价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探索性实证研究,以卵巢癌为例,评价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价值。其研究成果《我国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价值评价模型的探索性实证研究》于2022年01月发表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罗静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药学部蒋倩副主任为通讯作者。

临床疗效价值评价结果

不良反应价值评价结果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部将继续以解决临床实践问题为出发点,以循证医学为支撑,循证用证、无证创证,解决临床实践问题;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将优秀研究成果发表于祖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