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依托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暨四川省肿瘤医院运行建设,由放射物理实验室、人工智能及多模态影像实验室和放射生物学实验室三部分组成,拥有国内先进的放射物理、多模态和放射生物学研究平台。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专业范围涵盖放射物理、放疗临床、多模态影像系统与软件研发、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放射生物学等学科领域,是一支长期在肿瘤放疗基础与临床、多模态图像处理及医工结合应用研究中建立起的多学科融合学术团队。实验室围绕放射肿瘤学的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技术,发挥物理、人工智能和医学生物等多学科综合优势,面向医疗供给改革及国家战略需求,着眼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拓宽放射肿瘤学理论技术研究和加强实验室对外开放,本实验室现面向四川省内外接受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欢迎相关学科优秀专业人员申报,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将根据具体情况择优予以资助。
(一)资助对象
申请开放基金项目的负责人需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或者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且在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人工智能及多模态影像等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研究基础。尚无中级技术职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请时,需有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科技人员推荐。按照“前项不结,后项不报”的原则,在本实验室有未结题的开放基金项目者不得申报。鼓励申请人与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
(二)资助额度及要求
本次开放基金项目5万元/项,拟择优资助不超过5项。开放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始于项目负责人与本实验室签订合同书的次月1号。研究期限在合同书中予以明确,原则上为1~2年。确有必要延长的,需在项目到期前3个月向本实验室提出延期申请,原则上只能延期1次,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三)结题要求
开放课题项目结题须在中科院分区3区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项目相关论文均须标注“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Radiation Oncology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同时注明项目编号。除论文以外的其他相关研究成果,须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或合作固定人员。
(四)资助方向
本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优先资助以下领域:
(1)电磁场、激光、电磁波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效应研究。主要方向包括新型光动力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的肿瘤放射治疗系统研究,太赫兹等特殊波段电磁波在放射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中的生物效应机制研究,设计新型光动力治疗等为基础的靶向药物释放体系等,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实现更为精准的放射治疗控制。
(2)高能粒子、FLASH和微束治疗中的时空剂量分布研究。针对质子、重离子和FLASH放射治疗,发展新型放射性药物诊断、放疗靶区定位技术与方法,实现新型放疗技术的精准靶区定位,探究新型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联合放射性药物内照射等多模态放射治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法、疗效,形成肿瘤诊疗方案决策的新途径和新标准。
(3)围绕放射肿瘤学诊断治疗的新技术与新设备研发。主要包括纳米级别材料的制备及在肿瘤检测、成像中应用研究,基于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内的新型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技术与设备研究;放射治疗患者心电、血氧、血压等生理信号的采集应用及可穿戴检测设备的研发;3D打印新型材料的研发及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等。
(4)恶性肿瘤放疗预后预测中的数学方法与量化决策系统,开发面向多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的放射治疗肿瘤患者健康管理系统。研发针对宫颈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四川区域内高发恶性肿瘤的医学影像、组织病理图像和基因序列等多模态数据的预后预测数学方法,突破小样本、模态缺失、多任务学习等关键技术,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手段的肿瘤诊断、疗效预测方法。
(5)肿瘤放射治疗损伤防护与肿瘤放射免疫协同作用研究。主要资助临床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正常组织放射损伤的发病机理与防护措施相关研究和放射与免疫协同作用研究,鼓励申请者通过多学科研究手段阐明皮肤、造血系统、肺脏、胃肠道和肌肉组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损伤机制,研发新的放射损伤防治药物和损伤治疗手段,提高放射治疗的耐受剂量。
(五)申请程序
申请人需下载并填写《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申请书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同时将盖章后的纸质文档一式三份寄送至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邮件发送及纸质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22年9月20日。申请项目经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并由实验室主任审核批准后纳入资助计划。审批通过后将通知申请人,申请人须在1个月内按照学术委员会的评审意见修改并填写项目任务书及完成合同签订,开始开展相应科研工作。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模板及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请见附件1。
(六)申报材料寄送联系方式
申报书模板请见附件2,申报材料寄送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陈梅华
邮箱:chenin2007@163.com
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邮编:610041
放射肿瘤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2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