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工随笔 > 正文

“互利共赢”的护患沟通 ——记一次难忘的患教会

发布日期:2019-05-31   作者:    来源:神经外科 张晓燕     浏览量:


作为一名临床一线护士,一位带教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癌症病人的亲属,我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识别能够让护患双方都获益且轻松愉悦的沟通技巧。无论是向前辈们吸取经验,还是自我探索更新交流方式,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最近的一次患教会,让我解锁了“互利共赢”的护患沟通方式。

5月28日下午,因病还在休假中的我,放心不下没有完成的患教会“任务”,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我熟悉的病房。忐忑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去年的患教会自己不是特别满意,收效不佳;其二是已有近半月没有上班,跟病人和家属不太熟悉。就这样忐忑的我在自己紧张打颤的开场白中开始了我名为《肿瘤可防可治吗》的患教会,今年前来“听课”的朋友中多了这样一群“新”面孔,且在所有参会者当中占了较大比例,他们是来自放疗组的病人和家属,有的家属说是因为我的主题吸引了他们。是的,与大部分外科肿瘤病人相比,放疗的病人都是“持久作战”的,他们尝到了更多的辛酸和劳累,他们更希望有简单可行的方式可以预防和治疗肿瘤。随着我课程的继续,听课的病人越来越多,有的家属在门口和座位后面站着,我请他们落座,他们客气地微笑着说“要给病人看着液体”。我的课件里有很地道的方言对话,也有不少简单的漫画,同时我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向他们讲解肿瘤发生的原因,教会他们针对原因去预防肿瘤的发生,向他们介绍可以治愈的肿瘤类型,从而鼓励他们拥有积极心态。讲课过程中,有一位叔叔特别认真地在记笔记,也有很多病人拿起手机拍照、记录要点,我停下来等待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眼神中对健康的渴望、对我们日常工作的认可、对我讲课内容的信任,我心里暗自多了一些信心和勇气,和一些更尽心尽力地为病人服务的责任感。

这场患教会,带给病人和家属的是对肿瘤知识的深入了解,打破了他们长期以来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的恐惧,给了他们积极治疗并改变生命宽度的勇气和信心。除此之外,我发现足够的耐心和适当的幽默感,以及“现身说法”,给予针对性的开导和建议,使我和他们的沟通变得像朋友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对我这个“老师”除了尊重外还多了一点喜欢,甚至有家属在别人走后特地留下来关心我的现状,所以这场患教会带给我的是感动,是继续努力前行的坚定信念。于是,我认为我们大家是互相获利,并且共赢了。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