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上的菊美》有感
一直以来都喜欢在电影院里看些大制作、大场面,总觉得在那样的环境里,配上各种音效所带来的视觉体验才是完美的享受。而观看《天上的菊美》却颠覆了我对电影的理解。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藏区基层工作人员,毕业后扎根高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最后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片子的剧情很简单,没有华丽的台词,没有奢华的场景,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是用简单朴实的情节触动着观影人的内心,用最真实的情意让在场的每一位感动不已。
故事的主人公是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菊美多吉,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青年,自毕业后选择扎根高原,服务于基层工作,用一件件为乡民办的实事诠释了自己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他把对藏区群众的爱体现在了一个又一个实际的行动中,不断地为改善藏区群众的生活而奔波、忙碌着。由于长期带病工作,2012年5月18日,在开了2个村大会、走访了10多户村民后,菊美多吉因劳累过度于次日凌晨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3岁。
影片中所看到的藏区风景真的很美,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的白云,皑皑的雪山下面有着无边的高原牧场,四处可见的五颜六色的野花,迎风摇曳的雪白哈达……看上去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这样的美景是很值得向往的地方,但熟悉高原的都知道主人公工作的地点,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生存环境恶劣。高原,是让人距离太阳近了,但距离死亡也近了。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是不能长时间在高海拔的地方工作,再加上长年过重的工作强度,睡眠的不足,这些都无疑为自身的安危贴上了沉重的标签。菊美多吉一名普通的藏区基层干部,为了工作,他多次与妻子“爽约”;为了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让牧民住上新居,家里的房子却依然“木料见朽老屋依旧” ……他以开阔的胸襟,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大度开明,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包容人,与藏区群众打成一片,结为一体,形成“铁关系”,成为真朋友的优秀党员干部形象。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怀,赢得信任,获得支持,争得主动。
剧中那本被一页页撕去的记事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里面记录了菊美多吉一条条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大事难事,还记录着一户户村民所遇到的困难:XX家的缺少土豆种子,XX家的孩子上学了需要一本新华字典……他把工作规划的很具体,很到位,然后将一个个小小的目标逐一实现,每每完成一页工作记录他总会撕下它,撕成片片碎片随风而去,而此刻在他那张黑黝黝的脸上一抹淡淡的笑容会渐渐浮起。基层干部的工作很杂、很细,而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好、落实到位所要付出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藏区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很多工作的开展面临相当大的困难。菊美多吉说:“喇嘛是为家人来世祈福,而共产党人是为群众今生谋福。”这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对工作的态度,对本职工作坚定不移地信念,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为民服务的宗旨。
当影片的最后那一盏盏民众自发前来为菊美点燃的祈福灯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眼圈不由自主的湿润了,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并不是经过刻意的渲染而呈现出来的。每一位英雄、先进人物的事迹,都为我们生活、工作树立了好的榜样。也许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工作着,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您现在从事什么样的岗位,只要拥有一颗爱岗的心,从平凡做起,从点滴开始,您都终将成为自己工作中的楷模。
( 胸二病区 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