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因医患纠纷,一名男子冲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当场刺死一人,致伤三人。据悉,被刺死的是一名实习的研究生,姓王,20多岁,已考上香港一所大学的博士。
网络上对这一事件调查结果为,人们的反应:60多%表示高兴。这表明人们对医生职业的误解和医务工作的曲解。我病区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患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此事件在医务人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病区李涛主任在早交班时组织了讨论,最后向全病区医务人员强调:杀人者必须被法办。同时一个好的医生须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及较好的沟通艺术。其中医患间的沟通艺术是最重要的,使患者及家属真正理解医生的工作。对患者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要耐心解释,切忌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更重要的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尤其我们面对身患绝症的病人,面临着“没有明天”的绝望,视医生为救命稻草。这时医生若表现出真诚的善意和温情,病人的正面情绪就会被放大,从而心生无限感激和信赖;而医生无意间流露出一丝不耐烦或冷漠生硬,负面情绪就可能被放大,从而引发冲突和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和病人作沟通时应高度注意自己的情绪。尤其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李涛主任认真向大家讲解了医患沟通方面的一些常用方法,具体如下:
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方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我病区医务人员认真领会这些内容,根据病房患者的特点开展“携手促和谐,服务进病房”为患者服务的活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好“三好一满意”工作。(放化疗病区:王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