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床晕倒了,快叫医生,推抢救车······”
病房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刚刚推着治疗车回到护士站的同事立刻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迅速将抢救车从治疗室推到病房。一大批医生护士涌入病房,家属被请出门外,那扇门像是生与死的交界,紧紧关闭起来,一切都交给了参与抢救的同事们,他们将再一次与死神较量······我从那扇门收回目光,继续评估入院患者的情况。
今天入院的病人很多,后面排着长龙,还有许多事情必须有人来做。坐在我面前的病人脸色有些苍白,大概被刚才的一幕吓了一跳,以至于回答提问的声音都小了许多,我不动声色,继续为她做入科宣教。也许是因为我的镇定感染了她,她脸上紧张的神情渐渐消失,一直连连点头。
她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镇定曾经过数年的学习;
她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镇定曾经过无数的练习;
她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镇定需要千锤百炼,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将一颗柔软的心包裹起来,用烈火烧熔,冰水淬炼,才能制成一副与死神搏命的盔甲。
九月,为了普及、规范“心肺复苏”知识和操作,增强心肺复苏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院内急救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我院启动了年度急救培训考核。为了营造急救知识人人掌握、人人过关的良好氛围,院内随机抽取各临床医技科室/病区3人为急救小组为单位参加院内急救考核,而我也在参加考核的人员之列。
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仿佛刻在我的心里,每一个细节都是拯救生命的关键: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力度、节律,气道管理时必须使气道完全打开,电极板放置的位置······于是,我利用下班时间和同事一起再次进行急救角色的训练。我们在模特身上练习: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主手,气道管理和电击除颤的副手,每一个角色的任务,都必须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年度考核正式开始。我们在幸运之神的顾盼下抽到了一号,同事与我都紧张起来。科室的同事们为我们打气,在各种鼓励、安慰下,我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虽然整个考试时间只有五分钟,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为了抢救病人所要做出的努力远远不止五分钟。
我们在病房内为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滴在病人身上的是汗水,而站在门外的家属,暗暗抹掉的却是眼泪······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见过太多眼泪,为之动容,也为之叹息,所以我珍惜每一条生命,尊重他们在这世界继续活下去的权利,并且愿意为之战斗,相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紧急事件中沉着应对,担负起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不愧“白衣天使”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