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动态 > 正文

鼻咽癌诊疗的瓶颈与挑战

发布日期:2019-07-17   作者:    来源:郎锦义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     浏览量:

鼻咽癌多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沿海地区,因其解剖位置及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导致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放疗。随着精准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以及化疗、靶向治疗的加入,鼻咽癌的局控率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高达80%,远处转移成为其主要的失败模式。仅基于TNM分期来制定治疗策略仍存在局限性。进一步研究新的分子靶标,结合影像组学、功能组学、基因组学等进行综合评估,是未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基础。

鼻咽癌靶区设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注重多维度、多模态影像引导的动态靶区设计,依据肿瘤位置、体积、放射敏感性、细胞增殖比率及乏氧情况等差异,选择最佳分割剂量、制定个体化最优靶区,并适时采用自适应放疗。尽量满足物理合理化、生物合理化及临床最优化的原则,实现放疗计划的精准实施,力争提高患者局控率及生存率,同时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面对新的化疗模式、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如何选择不同治疗模式的适宜人群仍亟待解决,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亟需开展,创新有效的药物靶点有待开发。免疫治疗作为当今热点,具有广阔的空间,免疫和放疗的联合对部分晚期患者的疗效值得期待,把握适应症、治疗时机和方式是未来的重点和难点。

多模态影像引导下的自适应放疗为难治性鼻咽癌的治疗带来希望。全生命组学的发展为患者的疗效预测及综合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将为鼻咽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机遇。攻克鼻咽癌治疗的“最后一公里”,任重而道远。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