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中央补助免疫规划及精神卫生和慢性病防治项目(第二批)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推进2019/2020年度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项目工作,把控项目质量,掌握项目进展,2020年6月3-6日,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预防部(癌防办公室)乔良部长,内镜诊治部包郁主任,病理科王影主任医师一行先后赴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营山县人民医院、仪陇县人民医院、仪陇县中医医院7家项目单位进行了现场督导和技术培训。同时结合2020年四川省消化道早癌医师共同成长工作计划,南充市中心医院胡小三导师联合督导组对帮扶单位营山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驻点帮扶。
专家组通过查阅资料、内镜操作演示、手把手教学、抽样复核、现场访谈等形式开展了督导指导,并采用评估表就项目管理、内镜操作、病理诊断等内容进行了现场评估。
一、 项目管理评估
(一)组织构架
高坪区人民医院、仪陇县人民医院、仪陇县中医医院专门印发了医院红头文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本单位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组。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组,但未通过医院红头文件正式印发,营山县未见成立相关资料。所有医疗机构都配备有固定的项目联络员和数据管理员。

(二)完成进度
7家项目单位2019年度任务量共计18500例,截止督导当日,累计完成筛查5862例,任务完成率31.69%。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度过缓,任务完成率不足10%,仪陇县中医医院已完成2019年度任务量,任务完成率达100%。筛查人数中,检出病例387例,检出率6.6%,发现早期病例共计117例,早诊率30.23%。
(三)直报进度
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营山县人民医院尚未直报数据,其余5家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平台直报数据3465份,整体直报率59.11%(3465/5862)。在上报的数据中,内镜和病理数据均合格者共1774份,合格率51.20%(1774/3465)。省癌防办公室将南充市中心医院作为系统直报终端优化试点之一,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导出的数据结构开发出针对性的对接软件,在督导的同时,将开发的智能直报终端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要求其尽快熟悉终端操作,推动试运行。
(四)经费使用
7家医疗机构2019年度项目经费合计88.43万元,核实到位66.92万元,到位率75.68%。已执行34.867万,执行率52.10%。账目支出类别合规,专款专用。
二、 内镜操作评估

1.南充市中心医院:设专人开展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不同医师间操作水平个体差异较大;留图不够;部分病人检查前未消泡;护士活检标本未展开,活检数少;碘染比例太少。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整体操作情况尚可。但常规未使用去粘液剂;留图质量不够清晰;部分设备太老旧;护士未用左手持活检钳,活检标本没有展平。
3.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体操作不够规范。术前准备不充分;留图低至几张,图片数量严重不足;护士未用左手持活检钳,标本不展平。
4.高坪区人民医院:整体情况良好,留图基本打标。但常规未服用去粘液剂,护士活检标本展开有待提高。
5.营山县人民医院:整体检查流程较规范,留图及观察意识强。但操作手法有待加强;消化道内清洁度欠佳,存在较多粘液;拍照图片质量欠佳;活检操作不规范。
6.仪陇县人民医院:筛查所需设备很好,人员数量充足,筛查病例检出率好(约19.23%)。但病人未常规使用去粘液剂;医师操作存在不规范动作;留图稳定性较差,部分留图没有标志性部位;护士活检组织展平不够标准。
7.仪陇县中医医院:因属人群筛查老点过渡至机会性筛查,筛查整体操作较规范,但活检准确度较差,标本展开不佳;放大胃镜使用度较低。
三、 病理评估
1.南充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人员梯队建设较完善;配有切片机4台,脱水机2台,显微镜11台,但脱水机容量偏小,不能满足常规病检工作量需要;部分标本前期处理展平欠佳,组织挛缩;共抽取食道轻、重度异性增生6例,早癌2例,贲门、胃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癌6例,诊断复核一致。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人员配备较合理,梯队建设较完善;病理科空间严重不足,资料存放没有固定位置;基本设备满足现有工作,但脱水机容量偏低,无专业大标本照相机及相关电脑设备;组织前期展平不佳,组织挛缩现象严重,包埋未立埋;病理诊断医生不足,复核的2例食管高级别瘤变疑似有早侵。
3.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无病理科,活检外送至南充赛尔医学检验所。诊断医生未接受过项目专题培训,诊断标准与项目要求不一致。复核2例食管炎患者应为食管中度异型增生。

4.高坪区人民医院:病理科空间较大,但布局欠规范;人员严重不足,梯队尚待加强;基本设备不足,急需购买切片机1台,大容量脱水机1台,高清图像采集系统显微镜1台;护士组织展平有待加强,标本固定及切片质量均佳,诊断较准确。
5.营山县人民医院:基本设备完善,资料管理较规范;病理切片、固定技术尚可;病理科人员不足,外检专家对早癌规范化标准掌握不够,诊断准确性不高,漏诊较多;组织展平不佳。
6.仪陇县人民医院:诊断准确率较高;技术人员短缺;脱水机数量不足;个别前期标本存在展平不佳的情况,切片刀痕明显。
7.仪陇县中医医院:经多年人群筛查技术培训,病理科设备改善明显,技术水平逐渐成熟,切片质量佳,诊断准确性较高。但病理科空间不足,资料无单独存放室;仍存在部分标本展平不佳的情况。
经过现场督导,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包括部分项目点对筛查完成的标准认识不足,导致筛查进度过缓;数据直报未与筛查进度同步,医院导出数据结构影响直报效率,上传数据合格比例较低;一半比例的机构2019年到账经费不足(大多为2019年第二批经费未到账),经费使用比例低;内镜操作规范性有待提升,某些仅需医生独立完成的环节需要多人配合;活检持钳用手不符合规范;未常规使用消泡剂;碘染及活检比例较低;活检组织展平不佳;留图数量和/或质量不佳。病理人员和设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标本展平不佳普遍存在;外检诊断结果准确性差。
为此,督导组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1.正确认识,高度重视。项目单位要高度重度项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将规范化筛查意识贯穿于日常诊疗活动中,强调规范化操作,养成规范化习惯,打造规范化团队,善用内镜辅助诊断技术,尽可能多地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2.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对于尚未到位的经费要尽快落实,并合规列支。完成的筛查要尽快录入直报系统,按要求达到内镜、病理录入“双合格”。直报终端试点单位尽快推动终端投入试运行,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终端在其他项目点的应用推广。对比9月30日的期限,制定筛查时间表,确保项目截止日时,筛查任务量、数据录入量、经费使用量“三完成”。
3.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比照内镜、病理现场评估表,以及专家组现场手把手教授和复核,认真学习筛查技术规范,通过参加技术培训班、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等方式规范检查前准备、内镜检查手法、观察流程、留图规范、染色技术应用、活检操作、标本处理、病理诊断等方面,提高整个团队的筛查操作同质性。建议建立内镜病理联合会诊机制,加强医生沟通交流。
4.配备人员,强化武装。随着筛查工作量的增大,应积极推进内镜、病理、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内镜、病理设备投入,以更好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服务于项目和临床诊疗工作。
附件:各单位项目进展概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