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张国楠
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主任,妇科学教研室主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是国之名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健委首批领军人才,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妇科手术快速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妇科协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妇产与妇幼保健分会副会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阴道镜宫颈病变学组组长等。还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三大核心期刊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实用妇产科杂志副主编、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副主编及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副主编等。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妇瘤科研修与访问学者。主编专著5部,副主编与编委15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资助10余项,其中6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SCI收录21篇。还参加了多个重要临床指南、技术规范的讨论和编撰工作。
从事妇科肿瘤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30余年,培养研究生50余名。擅长妇科疾病各种现代手术技术、微创手术及早诊早治,尤其是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疑难重症的处理。同时擅长妇科肿瘤遗传咨询。
学科简介
一、发展概况
四川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成立于开院的1988年,是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妇科肿瘤医教研防治中心。首任科主任为陈毅男教授(1985-1989年,在开院前主要负责科室筹建工作)、以后先后担任科主任的为杨淑敏教授(1988-1992年)、钟人杰教授(1993)、随后为管先华教授(副主任主持工作,1993-1995年)与张国楠教授(同为副主任)。现任妇科肿瘤中心主任为张国楠教授(1996-)、副主任为樊英教授(2000-),妇瘤一病区主任为石宇教授(2016-),妇瘤二病区主任为宋水勤教授(2016-),中心转化医学主任为刘红副教授(2016-)。在陈毅男,杨淑敏,钟人杰,管先华等老一辈专家的开拓下,尤其是在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国楠教授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建设,进步显著,于2007年被四川省卫健委评为甲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0年被四川省卫健委正式授牌为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甲级重点学科,2014年及2017年两次通过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动态管理评审。2005年起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硕士培养点,2015年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妇科肿瘤博士培养点。2016年成为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及硕士培养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张国楠主任医师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承担并完成国家级及省市科研课题多项,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通过我科几代同仁近三十年的努力,妇科肿瘤中心目前已建立成为四川省唯一具有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后装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等综合性治疗手段的妇科肿瘤诊治中心,并承担繁重的全省各地医疗会诊及转诊任务。在妇科肿瘤早期诊断、规范化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硬件设施
拥有德国STORZ等内镜系统6套、德国ERBE电工作平台、美国强生超声刀、电子阴道镜,电动子宫肌瘤分碎机,系列阴式手术专用器械、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LEEP刀治疗仪、锐扶刀治疗仪、HPV检测设备等大型设备。
三、团队建设
全科共有医护人员5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5人,住院医师4人,博士2人,硕士10人,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协作的治疗妇科肿瘤的专科医疗学术队伍。科室专家与医师分别在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等著名医科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进行研修工作。科室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卫健委首批领军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科室专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常务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同时还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实用妇产科杂志副主编、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副主编、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国际妇产科杂志、癌症等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等。
四、技术特色
(一)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与预后研究
本学科从与卵巢癌临床治疗密切相关的因素,如冰冻切片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提高卵巢癌手术分期准确性的剖腹手术规程、特殊类型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研究、卵巢癌化疗方案的优化、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卵巢癌的生物靶向治疗、卵巢癌耐药及复发的综合治疗、影响卵巢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等诸多方面进行较系统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并为本领域专家、同道接受和认可,丰富了卵巢癌临床治疗的理论,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进而达到了提高卵巢癌疗效的目的,得到同道的认可和良好评价。获200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卵巢癌逆转化疗耐药的基础研究
针对卵巢癌化疗耐药的机理及逆转其耐药进行了相应的应用基础研究。内容涉及SIRT1去乙酰化抑制剂及RNA干扰逆转顺铂耐药卵巢癌耐药的机制研究、卵巢癌组织P53乙酰化位点突变K351N的PCR检测及治疗预后评价、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survivin基因修饰后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HO-8910细胞周期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白术内酯Ⅰ阻遏TLR4/MD-2复合物介导的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癌细胞诱导的免疫抑制等。提出TLR4/MyD88信号通路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MyD88阴性卵巢癌患者对紫杉醇敏感,MyD88阳性表现为紫杉醇耐药,同样的研究结果比美国梅奥诊所早6年报道。提出应正确认识紫杉醇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双刃剑效应,对选择和制定合理化疗方案,以及规避卵巢癌紫杉醇抵抗和个体化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丰富了本领域的研究,对指导临床今后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方面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Gynecologic Oncology,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三)宫颈癌病因学的研究
针对我省地区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和HPV16的部分基因变异以及与临床患者分期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取得有统计意义的结果,相关论文分别发表在2007年Gynecologic Oncology 和2008年BMC Cancer上。另外,我们对宫颈癌患者中分离出的HPV58做了全基因分析,首次发现HPV感染宿主细胞后有多点断裂整合现象,相关论文发表在2009年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上。我们发现的7例HPV58全基因突变株和20余例HPV58基因变异片段已被美国Genbank正式收录公开。为了比较我国南北方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的差别,我们还调查分析了内蒙古通辽地区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情况,并首次对蒙汉民族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的差异作了分析,论文发表在2009年Int J Gynecol Cancer上。
(四)宫颈癌综合治疗与预后研究
开展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工作,通过对年轻妇女宫颈癌、特殊病理类型宫颈癌、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宫颈癌的生物靶向治疗、宫颈癌适形调强放疗、宫颈癌三维后装精确放疗、宫颈癌内外融合同步放化疗、中心性复发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复发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晚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和预后等诸方面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为宫颈癌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为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进而达到提高宫颈癌疗效的目的。本研究成果获得了四川省医学科技二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得到同道的认可和良好评价。2019年11月本中心获得由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颁发的“国家妇产疑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精准诊断及人性化治疗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项目承接单位”。
(五)宫颈癌的嗜神经侵袭(PNI)是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在国内首次提出宫颈癌的嗜神经侵袭影响患者预后,是新的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中应考虑到宫颈癌嗜神经侵袭合理选择病人,提出宫颈癌保留神经术式的适应证。有关宫颈癌嗜神经侵袭的论文发表在Arch Gynecol Obstet与中华妇产科杂志等杂志。
(六)高危及耐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
将BEP方案用于高危及耐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目前已证明该方案对于年轻的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并已在周围地区逐步推广,相关论文发表在2012年中华妇产科杂志及2015年European Journal of Gynaecological Oncology上。
(七)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通过进行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术后辅以PVB方案(顺铂+长春花碱+博莱霉素)和BEP方案(博莱霉素+足叶乙甙+顺铂)的联合化疗,同时注重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年轻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
(八)腹腔镜手术中子宫(肿瘤)分碎术影响早期子宫肉瘤的预后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安全性防护理念及措施
比FDA早两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腹腔镜手术中子宫(肿瘤)分碎术影响早期子宫肉瘤的预后,其可造成子宫肉瘤盆腹腔播散、种植,局部浸润生长,致使早期子宫肉瘤病变快速进展,影响患者预后,提出对于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前应严格排除子宫与宫颈恶性病变,这适用于任何准备行腹腔镜手术的良性疾病患者;当有疑问时,应严格遵守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相关文章发表在Scientifical Reports。并最早提出腹腔镜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安全性防护理念及措施,对于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分碎术应该在密闭式分碎袋中进行,才能有效地防止分碎术带来组织细胞播散种植的不良后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分碎术的安全性,同时又保持了微创手术的重要优势。2020年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发表了我院作为第一执笔专家及通信作者参与编写的国内首个《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九)妇科肿瘤MDT小组
建立了妇科肿瘤多学科治疗小组,依据国内外现行的肿瘤治疗指南或规范,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诊断、分期、治疗、预后及后期干预形成合理的和最优的治疗方案及流程。同时制定对晚期肿瘤患者以及复杂患者最合理化的诊疗方案。根据不同妇科肿瘤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缓解患者病痛,减轻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开展了针对宫颈癌中心性复发的高难度盆腔廓清术、卵巢癌“卷地毯”式肿瘤细胞减灭术、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及术中放疗等,是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首次授予的“妇科恶性肿瘤MDT示范单位” 之一。
(十)开展妇科各类型手术,包括开腹手术、腔镜手术、阴式手术
广泛开展各类型手术(包括阴式子宫系列手术、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盆腔廓清术、卵巢癌“卷地毯”式肿瘤细胞减灭术、经阴内镜(V-NOTES)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荧光导航下前哨淋巴结显影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等系列手术),是四川省首批准予开展妇产科三级、四级内镜技术的医疗机构,并荣获“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协作组培训基地”称号。长期收治各种手术困难的转诊转院病人。手术效果好,成功率高,获得患者和家属一致好评。
五、科教及学术地位
(一)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5部,副主编与参编专著15部。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1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1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十一五”攻关课题子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课题、中央财政地方转移支付基金、亚洲基金会等相应科研合作项目,开展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实验。
2004年《卵巢上皮性癌的综合治疗与预后研究》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四川地区宫颈癌患者高危HPV感染型别、病毒基因突变调查和超分子组装构建DNA疫苗的非病毒载体》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宫颈癌的综合治疗与预后研究 》获四川省医学科技二等奖。2010年《宫颈癌的综合治疗与预后研究 》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四川地区宫颈癌患者高危HPV感染型别、病毒基因突变调查和超分子组装构建DNA疫苗的非病毒载体 》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三等奖。
(二)学术贡献
妇科肿瘤研究小组在分子水平上对癌基因突变,肿瘤耐药基因检测,卵巢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抑制等进行了探索研究,从而探索分子层面的肿瘤调控机制,明确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子,为基因表达蛋白分子水平的诊断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尝试探究引起这些原癌基因异常,抑癌基因失活的原因研究,结果丰富了本领域的研究,对指导临床今后的治疗奠定了基础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紫杉醇在上皮性卵巢癌化疗中的双刃剑效应,对于MyD88阳性卵巢癌细胞来说紫杉醇是一把双刃剑,应该正确认识紫杉醇的促凋亡与抗凋亡的双重作用。在国内首次提出宫颈癌的嗜神经侵袭影响患者预后,是新的宫颈癌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中应考虑到宫颈癌嗜神经侵袭合理选择病人。比FDA早两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腹腔镜手术中子宫(肿瘤)分碎术影响早期子宫肉瘤的预后,其可造成子宫肉瘤盆腹腔播散、种植,局部浸润生长,致使早期子宫肉瘤病变快速进展,影响患者预后,提出对于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前应严格排除子宫与宫颈恶性病变,这适用于任何准备行腹腔镜手术的良性疾病患者;当有疑问时,应严格遵守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并最早提出腹腔镜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安全性防护理念及措施,对于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分碎术应该在密闭式分碎袋中进行,才能有效地防止分碎术带来组织细胞播散种植的不良后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分碎术的安全性,同时又保持了微创手术的重要优势。
张国楠教授还参加了多个重要临床指南、技术规范的讨论和编撰工作。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专家意见”、“三维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专家意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预防妇产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中国专家共识”、“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外阴癌诊断与治疗指南”、“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专家共识”、“聚乙二醇化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卵巢癌的中国专家共识”、“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宫颈癌微创手术的专家共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中国专家共识”、“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妇科诊疗防控”等,并被推举为四川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四川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通过组织多次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了四川地区妇科肿瘤规范化治疗的进步,并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2005年以来,我科与西南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建立了硕士培养点,面向全国招收医科妇科肿瘤学研究生。本学科现有西南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及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及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是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的定点实习单位。多次参加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学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同时我院也是四川省住院医师医、护、药规范化培训基地,我科室也承担了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科室还承担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肿瘤班妇科理论课讲课及见习带教工作。2021年2月成立四川省医学会卵巢癌标准化治疗培训基地,定期举行卵巢癌标准化治疗培训班,在全国范围,特别是西部以及基层普及并推广卵巢癌标准化治疗方案,规范其临床路径,推广卵巢癌全程管理,提高手术技能及综合治疗能力。2017年7月中心获批第一批“中华医学会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妇科腹腔镜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十余期四川省肿瘤医院 “天府妇瘤”单孔腹腔镜技术培训班暨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妇科腹腔镜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培养基层医院腹腔镜专科人才,并荣获“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协作组培训基地”称号。2016年6月妇科肿瘤中心“中德妇科肿瘤医师培训”项目获批为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四川省2017年“天府高端引智计划”项目》。通过该项目引进德国专家到我中心进行工作指导,与德国著名汉堡大学医院顶级专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该项目的持续开展,面向基层医院专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培养我国人才梯队。科室还定期选派年轻医师赴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著名医院进行研修学习。妇科肿瘤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均建立了交流与合作。我科专家还多次参加兄弟省举办的全国学习班的讲课、省市学习班的讲课。多次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四川大学等进行讲座交流。
建院以来培养进修医师百余人,分别来自广东、广西、山东、海南、云南、重庆以及我省成都、绵阳、乐山、自贡、宜宾、内江、广元、西昌、眉山等地市县医院。培养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等实习生500余人。
我科专家还多次参加兄弟省举办的全国学习班的讲课、省市学习班的讲课。并在我省成都、绵阳、自贡、广元、西昌、南充、内江、资阳、攀枝花、乐山、德阳、广汉、都江堰、夹江等地市县医院指导工作。
六、发展愿景
将我妇科肿瘤中心建设成为有突出特色的国内一流临床肿瘤重点专科和西南妇科恶性肿瘤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中心之一,妇科恶性肿瘤的诊疗规范、高新诊疗技术的培育推广基地,妇科肿瘤专科人才培训基地,妇科肿瘤腔镜培训基地,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加强妇科肿瘤临床的教学和科研,推动区域妇科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