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会之声 > 工会活动 > 正文

巾帼写就故事 妙手谱成华章

发布日期:2022-03-2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四川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是西南地区肿瘤专科医院中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的综合性学科,是四川省抗癌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主委单位,先后荣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巾帼文明岗”称号、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四川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荣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里的故事说不完:

《潜伏ICU窗外,只为感谢救命恩人》

《藏族婆婆病重住进ICU,可是说不来、听不懂汉语,急! 医务人员竟然想出这种方法,妙!》

《遇见ICU之“不二情书”》

《婚后见面仅3次、驰援武汉居然没有告别爱妻,在一线抗“疫”的小虎哥 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邂逅”武汉,夫妻同谱 “疫”中情》

《从仰躺到趴躺,呼吸顺畅了!——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6病区的神奇川肿独特大招里面藏着什么奥秘?》……

这个科室有着说不完的故事,然我们揭开故事背后的秘密。

  1. 狠下功夫成绩突出

    科室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利用晨会、微信群、钉钉会议等形式开展培训,每周开展如“三基”理论、最新文献分享、多学科病例讨论、患者角色体验、情景演练、应急演练等,每月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强化基础和专科能力。科室医护人员参加院级、省级、国家级等技能竞赛,获得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四川省卫健委急救技能竞赛担架救护、轮椅救护一等奖;2019年第二届全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优秀病例大赛第二名;2020年参加肠内营养医护演讲比赛华东10省获一等奖;2021年代表四川省参加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委会全国重症技能比赛获一等奖等。连续4年承办“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学术年会”及完成了国家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年。连续3年参加院内急救技能比赛获一等奖。

  2. 勇担重责敢于创新

    科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优秀人才。科室系全院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每年负责全院在岗人员、实习进修人员、规培医护人员、专科护士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主任和护士长在全院临床科室就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危重患者的转运等进行巡讲,提高全院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危重患者的能力。并协助信息中心将“患者早期预警评分表”置入电子病历系统,制定规范的处置流程,达到智能识别危重患者并自动预警,危重患者处置同质化管理。

    作为医院应急救援预备科室,参加了2013年芦山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抗震救灾救援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在四川省还未接到援鄂任务前,在医院院领导的带领下,医院先后组织了3批骨干医护人员进行新冠疫情应对培训,重症医学科承担了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穿脱防护用品、鼻咽拭子采集等培训任务。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主动积极申请参加援鄂任务,选派2名医生和8名护士参加了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负责重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作为全国援鄂医疗队中任务最重、工作强度最大、战斗时间最长的医疗队之一,在59天的奋战中,收治的136名患者无一例患者死亡,85%以上患者治愈出院或转为轻症,无1例医务人员发生感染,出色地完成了援鄂医疗任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管理时期,全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取消了患者家属探视后,采取视频、电话、微信等多种措施与家属沟通交流,采取线上探视的形式满足家属探视需求,主动服务于患者和家属,及时满足其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很多患者通过感谢信及锦旗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感谢。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开展患者角色体验的培训模式,在征得医务人员同意后,让医护人员体验带着气管插管、约束双手卧床半小时,并交流体验感受。通过医护人员的亲身体验,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加关爱患者。

    除了完成本科室的工作任务外,医护人员还参与医院发热门诊的诊疗工作,每周有医生护士参与发热门诊值班,缓解发热门诊人力不足的问题。还参与社区新冠疫苗注射的医疗保障任务。出现新冠疫情时,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积极报名参加医院外的应急救援小组,时刻准备着冲在第一线。

    三、医患连心情比金珍

    “走心的服务,做有温度的医护人员”是团队的服务宗旨。重症医学科是危急重症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在医院的所有临床科室中属于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科室,团队女性职工占79.6%,女职工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的多重角色,女汉子们每天完成着高强度的医疗护理工作,从来没有抱怨过脏、累、苦字。

    很多危重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乏力、衰弱,致使书写能力下降,更有少数名族的患者,完全无法正常交流。为了能及时解决这些难题,团队成员发明的“一指明”,将患者的常见需求如:口渴、想见医生、想见家属、想大便、想小便、饿了、想睡觉等等,以图片、中文、英文、藏文等形式制成卡片,当患者有需求时,只需用手指一下相应的图片,医护人员即可明白,便于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的需求。小小的变革,得到了患者、家属、同行的一致好评,经电视台采访后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超过千万的点击率和数万点赞。

    2018年在医院公众号服务平台收到一段留言,留言的内容是:“不知道在这儿留言你们能看到吗?明天我就要出院了,但还有个心愿没了--我想看看1月20日上午在重症监护室照顾我的陈霞老师,亲自给她说声谢谢。1月19日我做了舌癌手术进了重症监护室,醒来过后身体各种不舒服,尤其是我的眼睛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怕光等不适,前两名护士看了都说没发现异常,也用无菌水给我冲洗了眼睛,但是还是不舒服,我艰难的熬过一夜,第二天早上是陈霞照顾我,我的不适她看在眼里,帮我咨询医生,助我缓解不适。虽然出重症监护室时我还是没能睁开眼,但是术后那种痛楚减轻了不少。谢谢你陈霞天使!”原来是患者因为手术时间长,因术中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护士陈霞将患者的不适感同身受,她积极与医生沟通,详细描述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的评分,以及出现疼痛可能的原因,帮助患者缓解不适,在她和医生的积极处理下,在她细心体贴的照护下,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痛楚得到有效缓解。看似小小的举措,却满足了患者最急切的需求。陈霞护士这份对患者负责到底的责任心,深深温暖了患者的心。

    2019年一位患者带着锦旗一定要感谢对他的照护。原来他肺癌根治术后,全麻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呼吸困难,暂缓转出ICU的时间,患者因此倍感焦虑。医生护士认真查体,患者出现术后肺不张,呼吸治疗小组护理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指导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拍背、胸部物理治疗、深呼吸训练、体位引流等,并不断鼓励患者,使患者情绪安定下来。经过很好的医护配合,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焦虑减轻,对呼吸治疗护士无比依赖,下午病情稳定后还不肯转出ICU。后来呼吸治疗护士亲自护送患者回到普通病房,并将自己的“秘籍”整理成笔记,交到患者家属手中,亲自示范具体的操作方法,看到家属学会后才离开,将ICU的服务延伸下去,并将科室和自己的电话留给家属,承诺只要患者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她。这样患者终于放心了。

    这样的故事在重症医学科每天都会发生。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是团队的服务理念,将服务理念付诸于行动,最大化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职责。

    四、同心协力友爱之家

    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是重症医学科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由于工作繁忙,每周一召开医护沟通会,每月召开医护质控会。只有意见一致了、目标一致了,步调才会一致。护士长定期分层级召开护士座谈会,了解护士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传承传、帮、带的习惯,建立帮扶小组,帮助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困难的同志,促进护士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团队协作的习惯。每年科室医护一体开展职工小家团队建设活动,活动的主题有吐槽大会、生日会、表彰大会等,充分给予大家表达意见、宣泄情绪、展示自我的机会。重症医学科在同行眼里是又忙又累风险又高的科室,但是这个团队就像一块儿磁铁,紧紧的吸引着大家。

    四川省肿瘤医院发生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柔情。无数的巾帼女子,正是故事的主角,她们成就这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第112个国际妇女节,聆听这些用爱奏成的动人华章。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