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癌防办 > 科普知识 > 正文

远离子宫颈癌

发布日期:2021-03-1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什么是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所谓“恶性”是指这种肿瘤可以向子宫颈邻近的组织或器官直接蔓延或发生远处转移,既影响健康,又威胁生命。

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569,847名妇女患上子宫颈癌,约311,365名妇女死于宫颈癌。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1万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

引起子宫颈癌的原因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最主要因素,性接触是最重要的感染途径。

什么是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感染人类的皮肤和粘膜。

HPV目前已发现200多种型别,分为高危型、低危型两大类。

在我国,与宫颈癌相关的主要高危型别是HPV 16、18、58、52、31;其中HPV-16和HPV-18与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相关。大约80%的人一生会感染或接触HPV。

 

影响子宫颈癌发病的因素

性行为:

性行为开始过早;多性伴;多次妊娠;无保护性行为。

生活习惯:

吸烟(主动/被动);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避孕药。

年龄:

50-55岁是宫颈癌的高发年龄。

 

怎么预防子宫颈癌

健康生活方式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饮食多样化;适量运动;心态平和,保持乐观。

接种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96.9%HPV16/18型别初次感染和94.3%-100%的持续性感染。

最佳接种年龄:9-13岁。

开始有性行为之前接种最为理想;已有性行为的女性也适合接种。

定期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包括:醋酸染色检查及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巴氏涂片、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作为初筛方法,从敏感性和特异性角度出发,推荐首选HPV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这也是目前最佳的子宫颈癌筛查策略。建议25岁以上并有性行为的女性应进行常规筛查,21-25岁有性行为的女性可选择单独的细胞学筛查方案。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