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工随笔 > 正文

我参加“4.20”芦山地震医疗救援的经历

发布日期:2013-05-07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我院医疗救援队队员  江静敏

 

4月20日  救死扶伤,职责所在

    4月20日8:02,雅安芦山县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医院的双职工,我们夫妻俩迅速把女儿安排到朋友家,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待命。医院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人员、药品、车辆、物资等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各项准备。9:40,四川省肿瘤医院第一支医疗救援队出发!紧接着组建第二支医疗队,我主动请缨参加医疗救援队。由于通讯中断,当我们再次见面时竟发现,夫妻俩同在一个医疗队!灾难面前,夫妻同心,没有退却,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灾区人民的守望相助!因此,14:36,当我们义无反顾的一同踏上赶赴重灾区——芦山的救援征途时,大家才幡然醒悟:你们两个都去了?!……

    由于道路坍塌,飞石堵路,几经辗转,历尽艰辛, 20:00,第二支救援队到达震中龙门乡!由于电路中断,灾区四处都是打着手电的忙碌人群,沿途隐约可见很多倒塌的房屋,寻医问药的人接连不断……医疗队心急如焚,在樊晋川院长的带领下,迅速摸黑到龙门乡卫生院,协同展开医疗救援。21:50,当听说有一个疑是内出血的大娘躺在半山坡的简易帐篷内不能下山时,医疗队立即掉头,在村民的带领下,对伤员就地诊治后转运到乡卫生院,由于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经卫生院院长提议,我们连夜把伤员转运到芦山县医院。了解到卫生院的同志没有晚饭吃,出发前,我们不忘将自己携带的方便面留下一半……

    23:10,到达芦山县人民医院,交接病人。樊院长立即与卫生厅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得令第二天徒步去宝盛乡。让人惊喜的是,我们和第一支奉命去雅安的医疗队在芦山会合了!至此,凌晨12:15,经过一天的路途奔波和紧张的救援,我们才安顿下来,才感觉到饥肠辘辘,简单吃些自带的干粮后,我和陈茜、宋阳等姐妹才和衣在临时帐篷的纸板上席地而睡。虽然无眠,余震不断,但我们仍强迫自己休息,只为了明天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救援。

 

4月21日  沿路救援,爱心传递

    8:00,分手,第一队待命转运伤员到荥经,而我们第二队接受指挥部命令——奔赴大川。由于通往宝盛乡的道路堵塞,我们辗转掉头,翻山,准备经太平镇到大川。可是,快到太平镇的下山路上,道路完全堵塞,无路可走,无奈,接指挥部通知返回待命。队员们怅然若失,一路无言。“沿路救援!”樊院长的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立时群情激昂,马上下车“摆摊设点”,为沿路村民清创、消毒、诊治、送药。我作为护理人员和二级心理咨询师,也不忘发挥自己的专长,适时对村民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能为灾区人民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心理由衷地感到欣慰。

    18:00,返回芦山县指挥部复命。樊院长接到通知,医院另派一支医疗队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翻夹金山到重灾区宝兴,芦山的两支医疗队合二为一,这意味着有部分同志可以回家!“留下,让老同志先走!”这是我们夫妻共同的决定。傍晚时分,得到志愿者专为医务人员发放的两个饭团,太幸福了,我们吃得意犹未尽。两天以来,我们都以饼干、面包、方便面充饥。其实,芦山县城不乏为灾民发放盒饭的地点,可作为救援人员,我们宁可吃自带的干粮,也不要灾区的一瓶水,一盒饭!

    22:30,医院派人连夜为我们送来了睡袋和补给。夜半,下雨了,躺在潮湿的纸板上,裹着睡袋,感受着组织的关爱,我们内心无比的温暖和宁静,只想着明天路通了,就可以为大川人民送去医疗救援物资,可以去帮助他们了……

 

4月22日  历尽艰险,夜赴大川    

    8:00,新的一天,我们的任务仍是大川,而且是定点医疗,不再返回。指挥部给的路线是芦山县—龙门乡—太平镇—大川镇。一路奔波,山路崎岖,路上一辆运送救援物资的大卡车滑进水沟,我们立即下车准备救援,幸好无人员伤亡。继续行车,到达太平镇已是中午时分,却被部队官兵告知,由于昨夜下雨,太平到大川的路多处山体垮塌,正在抢修,最快也要到明天才通;徒步也不可能,因随时有滑坡的危险,有的地方尚需爬行,而且到达时间不确定。仅隔30多公里的大川镇啊,我们怎样才能到达?这时一位村民提供了一条线索,可以从辅道翻山到大川,只是山路泥泞、狭窄,雨天坡陡、路滑,很危险!我们没有丝毫犹豫,在村民的带领下,一路疾驰。然而,我们的美好愿望还是落空了,救护车不像越野车的性能,有几处路确实上不去,哪怕大家集体下车来推,也无济于事。返回太平镇已是14:30,大家心事重重,干粮也不想吃。此时,樊院长来短信说,有一条路可以到大川,先返回芦山县,走成雅高速,从名山到邛崃经油榨乡到大川!此时此地,经党委批准,成立四川省肿瘤医院第二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谭兆锋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党的旗帜引领下,18:00,我们火速赶回芦山指挥部复命及药品补给,并坚决请求连夜经油榨乡赶赴大川,我们决心在“黄金72小时”内赶到目的地。为此,指挥部领导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注意安全,一定要到三江村和快乐村,因为这两个地方还没有人去!

    夜路漫漫,余震不断,我们单车翻山越岭,心中竟没有一个“怕”字。到达大川镇卫生院已是22:15,我们将自带的救援物资及药品悉数捐助给卫生院。由于几日来的疲于奔波,加上感冒晕车,我病倒了,躺在卫生院的病床上,犹如到了“五星级宾馆”!但是,作为救援人员,我时刻谨记自己的任务,第二天6:30醒来,我就在爱人的搀扶下悄悄离开,到大川中学临时驻地与其他队友会合。

 

4月23日  跋山涉水,巡诊送药

    8:00,大川镇卫生院开会,所有医疗队分成四组,足迹遍布大川所有村、组的灾民安置点。自此,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得到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医疗救助全覆盖”的任务得到践行。我们和南充疾控分在一组,负责杨开村,最远有18公里山路。医疗组跋山涉水,冒着小雨,不顾道路坍塌、滚石的危险,深入各临时安置点进行医疗巡诊、防疫宣传、心理疏导、健康指导等工作。每到一处,村民都接踵而至,检查、消毒、清创、包扎、咨询、指导、发药、发防疫宣传单……,我们忙得不亦乐乎。14:30,由于下雨,我们必须在河水上涨前返回卫生院。没有一刻休息,卫生院的游医生接到一位产妇的电话,出生几天的婴儿尿道红肿,请求帮助。我们一行迅速和游医生赶往小河村,由于桥面坍塌,我们徒步到婴儿家中诊治、保健知识指导。看着婴儿稚气的脸庞,抱起他,几天大的孩子居然甜甜地笑了,我们也幸福地笑着、逗着……孩子的奶奶和妈妈热情地说着感谢的话,说着缘分,并和我们留影纪念。老乡们闻讯赶来,纷纷要求大医院的专家诊治问药,我们又是一阵紧张的忙碌……

16:00,我院宋书记带队换防,带着不舍的心情,我们在走访了两个大川镇的灾民安置点后离开。救援仍在继续,祁福雅安!  

                                     2013.5.3.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