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工随笔 > 正文

情系灾区 医疗救援

发布日期:2013-05-07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我院医疗救援队队员  梁海鑫

 

    4月20日08:02,地震突然来袭,时至今日,人们久久不能忘记当时的恐惧、无助与担忧。在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情系灾区,灾情及地震伤员情况也时刻牵动着我院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我院快速有序地组织救援医疗队,立即前往灾区第一线救治伤员。

    当时在救援工作紧张进行,争分夺秒在黄金72小时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应四川省卫生厅指示,我院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第三医疗队,于22日06:30出发前往宝兴县跷碛藏族乡和陇东镇参与救援。

      

    由于地震塌方,尚处在“孤岛”中的宝兴县直通路段已经无法前往,只能绕道而行。途经山路颠簸、两面悬崖峭壁、飞石滚落的映秀,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巴郎山和夹金山,艰难地行驶于蜿蜒盘曲危险的盘山公路。虽然这条道路路途艰险,队员相继出现高原反应,但是每一位队员都无畏艰辛,并且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灾区救援。经过十一个小时的艰难跋涉,我院第三医疗队首批进入灾区宝兴县跷蹟藏族乡。

      

    进入灾区后,院领导高度重视与关心灾区的灾民情况,樊院长打来电话坚定果断地吩咐道:一定要无缝排查地震伤员,挨家挨户敲门巡医,以确保灾区人民得到及时的救治。逐村逐户排查地震伤员、巡医工作就在这支坚强的队伍中展开了。

弯曲高耸的山路小道,时而阴雨绵绵时而烈日炎炎的天气,翻山越岭的长途跋涉,都无法阻止我们前进为灾区人们服务的脚步与决心。为夹拉村90岁老大爷进行右下肢烧伤创面清创换药;为住在帐篷里身患重病的退伍老兵查体,心理安抚焦虑无助的家属;在嘎日村冰丰组转运地震骨折受伤的老奶奶……我们始终以满腔的热情、精湛的医术和细致的心灵关怀为灾民解除身心的痛苦,一遍又一遍耐心地为他们行震后心理干预和防疫宣教,解除他们对地震的恐慌。我队队员肺肿病区护士长刘晓琴同志风湿疼痛发作,但她每晚吃止疼药后,第二天清晨仍然一如既往地走上山路,排查地震伤员,为灾民排忧解难。尽管疼痛,山路崎岖难行,但她始终坚持着,因为她心系灾民,牵挂着山上人们的病痛安危。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她说她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送到每一位灾民的心中。

 

       

    无私的奉献就像播种,在不经意间定会开出最美的人性之花。在排查伤员、巡医途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感人的画面:有人眼里噙着泪花,一声声诉说着无尽的感激并且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只因山路高远难行我们依然前往他的家诊治疾病。有人怀着一颗无比感恩的心送上自己地里种的青菜和土鸡蛋,以表示多日来我们不辞辛苦地救助灾民的感谢之情。有人动情地说,我们是闪烁在雪域高原上美丽的白衣战士和白衣天使,与雪山交相辉映着!

    在灾区持续救援了十一天之后,我院第五支医疗队接替灾区救援工作,继续奋斗在灾区前线,为灾民服务。我医疗队在返回途中,宝兴到芦山和雅安的路段仍有塌方,急救车行驶在巍然耸立的高山上时,我的内心是如此地感慨,当人的生命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是如此地脆弱与不堪一击。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中华儿女有不屈的灵魂和不屈的脊梁。大爱无疆,爱,定会洒满人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和领导下,灾区人民定会拂去悲痛,重新振作,再创美好家园。

 

 

                  2013年5月3日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