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工随笔 > 正文

“雷锋精神”在门诊

发布日期:2013-03-11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谢 芳

 

    柳丝如烟,海棠嫣红,一年中最美的三月再一次来到我们身边,三月五日是学雷锋的必然话题。

我问同事们,你们对“雷锋精神”有什么感想吗?大家赧颜一笑:没有啥好人好事可以说的啊!

我说:“你们搞偏啦!雷锋精神是什么?可不仅仅是做好人好事。你们天天都在发扬的雷锋精神,还不知道呢!”

对于我们门诊人来说,“雷锋精神”是什么?体现在哪里?翻开写得满满的《门诊事迹登记本》,看看身边的人,让我来说一说:

   雷锋精神在门诊,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门诊病人很早就来到医院等候,咨询台早上一人提前上班不能满足大量病人的需求。看到这种情况,周红艳和周俐老师主动提出两人双双提前半小时上班,她们一位在城南郊外,一位在城西,为了提前半小时,早上六点左右就得出发,寒冷的冬天也坚持着,雾霾的天气也坚持着,只是为了不让病人多等候一分钟。

咨询台前,常常五六个病人七嘴八舌都在问,咨询人员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嗓子干到几乎冒烟也坚持着,没有时间喝水,也不敢喝水,也好,还节约了上卫生间的时间,只是为了不耽误焦急询问的病人。

一封感谢信中说:“我上次就诊遗失了就诊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查询,结果是杨玉波老师在大厅捡到了给我保存着。说真的,这种于细微处闪现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我深受感动。”

    一位九十多岁的大爷重度听力障碍,周红艳老师为他耐心解说,看他行动不便就搀扶着大爷,带他挂号,送到诊断室;一位一百零六岁的老人腿脚不便,陪同的家属也八十多岁,谢芳和周红艳一起搀扶老人到诊断室……

一位在B超室候诊的男子突然出现两眼上翻、呼之不应、小便失禁的情况,得知信息的周红艳立即上前急救,准确判断后及时实施心脏按压,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时机;

    节假日后门诊最忙的时候,入院处总是堆满了病人,黄彬老师准时到入院处帮忙,杨玉波老师总是自觉打开备用窗口协助入院处分流病人,而吴显维老师增加了双倍的工作量,她却没有一丝怨言,乐呵呵地接过所有的工作。中午时分,还有许多等候办理的病人,申晓敏和赵玉娟常常中午连班,盒饭放在一旁来不及吃,先把等候的病人办理了再说!

    口腔科的朱翠英老师,帮助一位84岁孤独的老大爷办理各种手续,大爷信任地要把社保卡交给她保管;为了一位在下班后刚刚到医院而明天要赶飞机的病人,脱下的工作服再次穿上,下班再次延迟;门诊护士人手少,口腔科只有一名护士,就在去年六月长期低热期间,朱翠英老师也坚持着上班,她说:“我不能休息啊,也不干休息。门诊人手不够,没有顶班的人,我可不能给领导出难题啊。”

    一次,廖文满老师站在门诊二楼翘首遥望着内窥镜室的方向。我笑着问他:“廖爷爷,是不是怕病人走错了路哇?”廖老师笑着说:“就是,病人到内窥镜室去,我看看他走对了没有。我这边还有病人,走不开,他要是走错了我就喊他,走对了,我就放心啦,就好赶快回诊室继续看病人。”

    门诊从中午一点钟就开始上班了,下午四点半下班的时候,常常看到儿科诊断室的门还打开着,一看,总是有唐素霞老师正在认真书写病历的身影。“唐老师,该下班啦!还没有忙完吗?”唐老师说:“病人太多了,有的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我尽量把病人先看完,抽空再来把病历录入电脑。”“你这么忙,要不要帮你录入啊?”“不用给别人添麻烦,我自己来。”

    有时候中午下班从普内科诊室走过,看到病人还堆着,里面传来王久惠主任嘶哑的声音。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下班。更厉害的是有几次我在门诊各处查看,已经下午一点过了,特需门诊里还传来郎院长和病人交谈的声音!是不是忍着声带的疼痛、咽部的干裂、胃酸的侵蚀、肠道的抗议!窗台上的水杯来得及喝一口吗?午餐的盒饭不是凉冷了吗?为了病人,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自己!

    面对无数这样投入工作的人们,许多病人没有留下文字的表达,但我相信,他们早已经感受到了他们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含义。

    一封感谢信中病人这样写到:“门特的吴显维同志是一位工作认真、态度和蔼的好同志,给人一种亲人的感觉。每天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群,从来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细致反复给患者解释,这种和风细雨式的工作态度让人倍感亲切。”

    雷锋精神在门诊,就是刻苦钻研学习的“钉子”精神。

    我院初次开展“市门特”审核工作,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业务范围、新的信息系统需要学习和熟练掌握。为此,杨玉波和吴显维顾不上家里的事,无论天气多冷,路程多远,多次赶车到社保局学习工作,虚心向社保局的老师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社保审核工作。新业务的开展还面临着对全院医师的培训以及宣传资料的制作,她们抽出时间加班赶制,印制出医师培训资料、病人宣传资料,分别开展多次医师培训。面对全新的电脑审核系统存在的缺陷,积极开动脑筋,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工程师一道改进程序,使审核系统更加完善,杜绝了许多漏洞。

    为了提高门诊服务,门诊护士积极参与到其他医院学习,无论是门诊的设置、预约挂号的实施、入院方式、健康宣教资料、门诊设置等都是学习的目标。只要是能够改进门诊服务,方便病人,都可以拿来借鉴。

收集健康宣传资料、报刊,将对门诊工作有用的文章、简报归纳成册,有空就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

    钻研业务,互相学习:咨询台的周俐到口腔科学习,建卡处周红艳到入院处学习,入院处的申晓敏到社保审核处学习,特需护士向娜到建卡咨询处学习,审核处的杨玉波到咨询台学习。刻苦学习,门诊护士成为多面手,能够为病人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可不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吗!

    雷锋精神在门诊,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

    我院是川内首家门特电脑审核的医院,杨玉波和吴显维老师许多面对首次接触电脑审核的病人,只有不断讲解,反复引导。曾经许多病人不理解,谩骂和暴力的袭击使她们也曾害怕,委屈的泪水不知暗地里落下了多少!高强度的压力使体弱的杨老师甚至一度夜间难以入睡、血压增高、眼压增高,体重急剧下降。吴显维老师一度声音嘶哑,咽炎严重。但是再苦再累也从来没有落下工作,没有逃离这个岗位,即使生病期间也带病上岗。没有一句恶语回馈给无礼的病人,总是尽量为病人指点方法,尽量使病人少跑冤枉路。

    春风终将化雨,她们的努力得到了病人的理解,病人评价说:“想想她和她的同事们每天在繁琐的工作中认真细心对待患者,无论受到多大的委屈始终面带微笑,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明、反复——表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

   “两年多来,我一直看她默默地、认真地、重复地、耐心地做着这一切,心里的感觉暖融融。要知道,有时一句话要给不同的人重复好几遍,甚至几十次,不容易啊!”

     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改进工作,全科室同志认真思考,积极思考,提出了十八条建议。能够实行的立即采纳:交叉学习,相互支援;避免病人错拿就诊卡,在卡上书写病人姓名;多为病人做预防疾病的宣传。

微笑着给病人服务,让患病的人在进入医院的陌生环境里感受温暖是门诊人的特点。周红艳的父亲去世,她内心悲痛,可是面对病人,却依然是微笑和轻柔的话语;病人反复多次询问依然耐心的黄彬、周红艳、杨玉波、吴显维等同志;朱翠英、陈桂蓉老师尽管身体虚弱,每天抖擞精神,对病人如同亲人一般细致。

     雷锋精神,融入血液,根植心灵。

    借用周红艳老师在全院护士培训讲课中所说:“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我们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前沿阵地。在树立医院形象、创建品牌医院的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想,我们注重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是我们的职责。

     她说:“当我们怀着一颗真诚助人的心,微笑着迎接每一位患者,实实在在地为患者提供帮助的同时,内心也会收获一份简单而平实的快乐。”

我想:这是我们心灵的需求。

     当你们把雷锋精神化为自觉的行动,认为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是很自然的,应该的,不觉造作,不觉伟大的时候,雷锋精神就在心中植下了根。

    我所不熟识的人们,在你们的心中也植着这根吧?让那一个个独立的的根延伸、相连在地下;让那一片片 叶,相触在云里,给脚下的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让雷锋精神成为心灵家园的那片森林。

付出爱和汗水,浇灌吧!

    无论春去秋来,天天收获。

 

                                                            2013.3.6

上一条:向雷锋学习

下一条:志愿者之歌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