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医疗救援队员 刘晓琴
4月20日08:02突发地震后,我院职工纷纷积极赶到医院,主动请战奔赴重灾区救援,樊院长在第一时间带领医疗队奔赴重灾区,更加激发了职工们积极赶赴救援的斗志和决心。接卫生厅的命令,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我有幸参加第三批医疗队,由彭军、卢松、周华丽、梁海鑫、朱涛、刘晓琴组成,于4月22日06:30出发奔赴重灾区宝兴县。
时间就是生命,医疗队经阿坝,翻越巴朗山和夹金山,从北面进入重灾区宝兴县,经都-汶高速进入映秀至卧龙,路面崎岖,颠簸厉害,山势陡峭,随时有飞石落下,尽管路途艰险,但大家救援心情迫切,仍然马不停蹄奔赴灾区。翻越巴朗山和夹金山,由于海拔4800多米,队员们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胸闷、气紧、头晕、呕吐。朱涛同志已是56岁的年龄,在双鼻塞吸氧的状态下坚持掌握好方向盘,并鼓励队友们“坚持一下就好”,那一刻我们为之感动和振奋,心底救援的信念更加坚定。
经过长达11小时的艰难跋涉,医疗队到达宝兴县跷碛乡。按卫生厅指令,由我院和四川省卫校附属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组成一支医疗队,在宝兴县硗碛乡成立医疗救护点。下车后全队人员立即到乡卫生院了解受灾情况,得知硗碛乡受伤人员不严重时,我队每一位队员主动向姚队长反复申请奔赴受灾严重的宝兴县城,但未获批准,心里的焦急和失落不言而喻。
第二天清晨接通知,挨家挨户排查地震伤员。我院医疗队在彭军医生的带领下,冒风雨、顶烈日,爬山涉水,在排查地震伤员的过程中不忘医生救死护伤的职责,把党和政府对灾民的关心关怀送到每一个藏族同胞的心中。在排查过程中,医疗队为90岁老大爷右下肢烧伤不愈伴感染导致骨髓炎的创面进行清创换药,并进行宣教,指导护理,留下纱布,胶布、消毒液、棉签;为1名80岁的藏族瘫痪老大爷查体,指导被动活动、饮食、皮肤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因地制宜进行康复训练;为1位因地震发生时不慎从楼梯摔落,导致左下肢受伤的患者诊治,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左膝关节囊炎,因交通不便无法外出就医,经床旁包扎固定后将该患者送至乡卫生院再转送宝兴县医院诊治;在驻扎乡卫生院期间,我院医疗队收治1名56岁藏族女患者,诊断:颅内肿瘤术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震后恐惧,我医疗队迅速给予对症治疗,心理疏导,30分钟后症状缓解,次日我院医疗队持续关注该名患者,并与乡卫生院医生、护士安排持续治疗和护理,经治疗3日后患者出院,患者及家属万分感激我医疗队。对跷碛乡夹拉村、嘎日村进行挨家挨户排查,共排查182户,956人,地震轻伤10人,心理疏导43人,知道就医5人,巡诊56人,并发放部分药品,每户进行卫生防预宣教。
4月25日14:00接上级部门通知,要求我医疗队赶往宝兴县运送急救药品,朱涛同志不顾自己疲劳的身体,一箱接一箱,不停的搬运沉甸甸的药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党员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实景。在救灾过程中,彭军医生深受共产党的渲染,积极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工作认真负责,团结队员关爱伤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经我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全体党员一致通过接收彭军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4月27日08:02,我院医疗队与跷碛乡干部、群众、医务人员一同悼念遇难同胞后离开跷碛乡奔赴宝兴县陇东镇继续开展工作。一路上遇上多处山体滑坡,朱涛同志的沉着、冷静、敏锐,让我们心理很踏实。到达陇东镇后我们一刻都未停留,领药品,了解受灾情况,做好一切准备后立即赶往我院负责的崇兴村、先锋村、新江村报到,告知村民们我们的意愿。在陇东镇我院共巡诊450人,高血压宣教92人,心理疏导123人,指导就医46人,腰椎间盘突出宣教54人。对村民的求医,我们从不拒绝,不管夜间还是道路曲折,不能走出家门的患者,我们不惧崎岖山路徒步到家中为其诊治,我医疗队都积极妥善处理,受到村民无比的感激和爱戴。临行前,村民早早地等待在救护车旁,只为送我们,那一刻我们觉得自己这些天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心里无比欣慰。
5月2日,我院第五批医疗队到宝兴县接替我队工作。离开宝兴时,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大家都变黑了,瘦了,但大家心中无比的充实和自豪,因为我们为地震灾区尽了我们的一份力。
经过这次地震伤员排查、巡诊工作,我队每一位队员的心中再也没有了失落和失望,因为我们所到之处,当地的藏族同胞无不感动不已,许多村民热泪盈眶地紧紧握住我们的手,嘴里不停地说“共产党好啊”。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感召着,我们每一个队员的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民群众才得到及时救助,受灾的人民才不会孤立无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才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2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