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工随笔 > 正文

绿叶心

发布日期:2013-01-09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谢谢!谢谢你们!”正在忙着执行医嘱的我被阵阵感谢声打断,是谁这么早就来说感谢?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望了一眼对面的医生办公室。这不是上周去世的一个病人家属一家吗?两个儿子、儿媳全部来了,病人的大儿子打开一幅锦旗,上书:感谢肿瘤医院急诊科综合病区王久惠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    高水平的领导培养出高水平的医护团队    关爱病人如关爱自己的生命 ……            哦,原来是家属办理完了病人后事专程到医院来送锦旗感谢给予他们母亲救治的医护人员。看着家属真诚的面容,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
    “快拿铲式担架来!”人未到声先到,医护人员七手八脚的把一个胖胖的老太太抬到了抢救室,原来是一个诊断不明确的、全身骨质严重破坏的病人,已经在别的医院检查治疗了一个周,还没有诊断结果,但剧烈的全身疼痛使病人苦不堪言,也让家属束手无策。打听到了肿瘤医院后转到急诊科求治。老人已经被病痛折磨的虚弱无比,尽管看起来胖胖的,但脸色灰暗精神萎靡,查体才发现胖是水肿引起的。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病人的情形。“唉!又要收重病人了!”想到科室既要接诊急诊病人,又要应对住院病人,还要收住这么重的病人,我不禁有点埋怨医生了。既来之则安之吧!协助家属办理好了住院手续,当天下午就完成了对病人的骨髓穿刺检查,次日完成了血液化验和一些常规的检查。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病人患的是多发性骨髓瘤Ⅲ期IGG型,全身骨质严重破坏、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肝肾功能受损……。诊断明确后科主任王久惠反复建议其最好转到肿瘤内科治疗,但病人目睹了科室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真心关爱,坚决要求留在病房条件不佳的急诊科治疗。医生们经过反复的会诊和商量讨论,要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达到既要治疗肿瘤又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对病人的伤害的目的。最后选择了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了合适的化疗方案。在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因为抵抗力极度低下,反复出现败血症、肺部感染;因为骨质破坏,需要睡硬板床,又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医生和护士共同努力,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将发生了两次感染性休克的病人成功抢救了过来。科室将新购的气垫床优先给她使用,并且在她三次病情好转出院回家休养时,满足了她说的过几天还要来、来了还要睡气垫床的要求。在急诊科住院治疗的五个多月期间,病人与家属和医护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医生反复商讨治疗方案、慎重选择治疗药物;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还记得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正值中午班,科主任和护士长、以及留下来帮忙的护士们没有按时下班,守候在病人身旁,建立双通道快速补液、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激素、抽血行血培养、高热物理降温……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直到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大家才松了口气,没有谁抱怨未能按时下班吃饭。当病人转危为安、对着查房的医护人员露出虚弱但感激的笑容时,大家都为她高兴,我们常常去握握她的手,默默的传递我们的关怀和鼓励。
     尽管病人、家属、医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还是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最终病人在全体亲人的陪伴中安详的、平静的离开了。她的老伴、儿子尽管有对亲人的不舍,但在对亲人的陪伴中目睹了其与疾病抗争的坚强、目睹了医护人员的竭尽全力、看到亲人在最后的日子过得有尊严,心理上也是欣慰的吧!
    “再次谢谢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对我们妈妈的照顾,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我的思绪被打断了,看着红红的锦旗,我品味着来自职业的自豪感,也许我们真的不该有所抱怨,抱怨那些重症的病人,抱怨要增加我们“麻烦”的敬业的医生,从事了这份职业,见到了太多的死亡,才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敬畏。看着锦旗上的赞誉,也唯有更加努力工作,减轻病人痛苦,做一个守护生命的天使!(急诊科   黄玉清)2012.8.6.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