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豆蔻心语 > 正文

第八届四川省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讨会——头颈放疗一病区规陪护士参会有感

发布日期:2017-08-17   作者:    来源:规陪护士:刘映霞、黄敏     浏览量:

01.png

2017年5月12日-5月14日,由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承办、四川省肿瘤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协办的“第八届四川省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能参加此次学习,我们由衷感到幸运。在本次大会中,诸多肿瘤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演讲,对于肿瘤治疗方面,既有观点的碰撞,又有经验的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大会邀请了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JOeY.Chang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石汉平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俊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胡兴胜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樊呅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充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我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省内300余名学者参加本次大会。其中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石汉品教授作的《关于还营养为肿瘤一线治疗》的主题讲座,石教授就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肿瘤营养治疗干预、疗效评价及营养治疗在肿瘤治疗目前的地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向在座参会学者强调了营养治疗贯穿肿瘤全程治疗的地位;营养不良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耐受力下降,治疗效果不佳,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并发症增加;所以,我们应该把营养还原为一线治疗,无论在疾病的治疗期还是康复期都很重要。石汉平教授还表示说百分之二十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而且给患者家庭、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营养治疗没有手术的血腥,没有放化疗的损伤,也没有生物靶向治疗昂贵,但却如和风竹笋,营养疗法是甘露润物,给干涸的大地以滋润,使万物生发;没有闪电,没有雷鸣,没有轰轰烈烈,在悄无声息的送予病人希望,在静悄悄的给病人赠言。最后,石汉平教授倡导肿瘤患者营养管理的“HCH”模式,即打通医院-社区-家庭,实现三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我们的医院会对所有入院病人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填写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目前身体状况进行评定,这是我们对病人的一个最基本直观的判断;即使我们对每个病人都进行了营养评估、干预,在我们进入头颈放疗一病区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们仍见到部分病人在放射治疗及化疗后发生营养不良而造成治疗时间的延长,其中部分病人因为放化疗副反应、精神食欲欠佳、口腔黏膜炎、咽喉疼痛等导致不能进食,在短时间内体重快速下降。以此看来,鼓励及指导患者和家属参与营养治疗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与会的各位专家教授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现阶段肿瘤治疗的最优方案,以及各项治疗、方案在优化过程中产生的争鸣;让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更明确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医学发展的历程中,充满了未知和探索,在已知的基础上,汲取经验与教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减轻治疗副作用的目标,我们在提高自身能力与探索的路程里永不可止步。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