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正文

朱姝颖——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出国研修学习交流简报(28)

发布日期:2018-08-14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在医院的支持下,本人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生理、药理系实验室进行了1年的学习研究,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 活动名称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赴加学习项目。

二、 活动地点

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

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

生理药理系PeterChidiac实验室

三、 主要行程

2017年7月-2018年6月,西安大略大学为期1年的学习研究。

四、 主要活动内容

(一)了解西安大略大学实验室环境

(二)了解实验室工作流程

(三)学习和掌握分子药理的基本实验技术

(四)完成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课题项目2项

(五)协助建立科室间长期交流合作

五、 主要体会和收获

(一)西安大略大学及Peter Chidiac实验室简介

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伦敦市,始建于1878年,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和文化底蕴,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大学下设3个学院,12个科系,2个教学医院及3个附属研究所。其商科和医学院最为出名,连续五年加拿大医学博士类大学排名前3位,同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我所在的PeterChidiac实验室属于生理药理系,该系的宗旨是Optimizing Life-long Health(优化终身健康)。并提出通过开展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和循证教学,扩大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创新和卓越的记录,成为加拿大及其他地区生理学和药理学学科中排名前列的研究密集型学术系。可见该系对于教育和研究的重视。PeterChidiac教授的研究方向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我们知道,细胞与细胞间是通过释放化学递质,比如激素或者神经递质,通过配受体的结合,改变细胞的行为。GPCR是通过GTP的结合,激活G蛋白,G蛋白再通过与效应器的结合,调控第二信使的生成,从而引起细胞内生化的改变。Chidiac实验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调节G蛋白,受体,效应子和RGS(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蛋白的活性,以及这些信号蛋白如何相互作用。目前PeterChidiac教授已经在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二)日常工作内容和体会

“规范”是实验室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开始工作之前,每一个人都需接受相应的培训,主要是生物安全的培训。包括:生物材料的种类、污染级别和污染区域划分、实验室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和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的管理、医疗监督、个人防护等。让大家提前有一个规范操作的概念,还需要通过考试,测试合格才能够正式开始工作。同时也会有定期的巡视,对实验室环境,废弃物品有无规范处理,工作人员有无规范穿着实验衣,佩戴护目镜等都有严格要求。

我在实验室的工作涉及以下技术内容:①基本分子药理知识和细胞生物实验技术如:微量移液、连续稀释、细胞转染、质粒制备、荧光显像等;②无菌细胞培养技术;③基于细胞的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等。所以,每天主要工作是在教授和实验室管理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项目。除此以外,实验室也有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例如①每周一次的lab meeting,所有同事会坐在一起对上一周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每位同事首先轮流展示自己上一周的工作内容和实验数据,大家再对结果进行讨论。讨论的要点包括:实验数据说明了什么?如果结果不好,可能是哪些实验步骤出现了偏差,在实验方法上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再拟定下一步实验的方案等。这是我觉得收获很大的时刻。②每月一次的journal club,会有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报告或者总结相关领域的进展等,这个时候就可以听到很多其他实验室所做的项目,虽然有些难度,但是对拓宽视野是有帮助的。③学期里每周一次的seminar,这个部分通常都会邀请一些教授来讲座,不仅限于生理药理系,也可能是来自别的科系或者别的学校的教授带来他们的研究和思路,共同探讨。所以感觉整个实验室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他们乐于分享和讨论,或许在某间教室,或许在走廊的转角处,都能看到大家学习交流的身影。教授们也很鼓励你提出自己的想法,特别像我们非英语系国家的学生,哪怕偶尔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他们也会给予肯定,让人倍感激励。

(三)我的实验项目简介和成果

Chidiac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是GPCR的信号通路。前期实验发现ATP、CMP和相关核苷酸能够易化G蛋白偶联受体和配体的结合和活化。例如在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R1)中,ATP能明显增强配体的亲和力和作用效力。但是,其作用机理还不知道,而且ATP的这一作用是否仅仅局限于PTHR1,或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我的项目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Receptor Activity-Modifying Proteins(RAMPs)作为一种变构调节分子,能与受体结合,影响受体的行为。那么它是否是ATP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2)除了PTHR1以外,ATP对其它的B族GPCR是否也能增强配体的亲和力或(和)作用效力。经过1年的认真测试,目前的结果是:(1)不管是否有RAMPs的存在,ATP都能在PTHR1中发挥作用。而检测其他能够被RAMPs变构的受体,比如降钙素样受体(CARLR),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因此,RAMPs不影响ATP发挥作用,并不是ATP这一作用的靶点。(2)除了PTHR1以外,我检测了主要的B族GPCR,包括:降钙素受体(CTR)、降钙素样受体(CARLR)、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1)、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和2(VIPR1、VIPR2)等,ATP都能增加配体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或作用效力,因此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换言之,针对不同的受体,ATP都有发挥作用的价值。

目前,结果(1)已经和实验室其他数据整合成文章:Extracellular nucleotides enhance agonist potency at the parathyroid hormone 1 receptor发表在了《cellular signaling》杂志上。结果(2)的文章也正在撰写当中。

(四)协助建立科室间长期交流合作

本人在实验室的工作已经结束,工作表现受到PeterChidiac教授、Jeff Dixon教授(实验室另一位资深的合作教授)的肯定和赞赏。目前,麻醉科的另一位同事已经到达伦敦,继续在PeterChidiac实验室接受培训,进行研究。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同事前往西安大略大学交流学习,也有望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甚至一同开展国际间交流合作项目。

附:实验室学习图片

Journal Club

Seminar

会议壁报展示

实验室Lab Meeting

工作中的我

Peter教授和我们

作者:麻醉科 朱姝颖

关闭

版权所有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医疗保健信息发布审批号:〔2011〕第207号    蜀ICP备05031732号-1

医院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5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2691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订阅号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