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肿瘤医院领导层及科技部的支持和帮助下,有幸由胸外一病区主任彭林教授带队参加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 ISDE)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16届ISDE国际食管疾病大会(16th World Congress for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我们带着一个大会发言,6份壁报(实际展示了4份)经过10多个小时的旅途顺利抵达维也纳。现将此次参会交流、学习与收获汇报如下。
一、参加人员:彭林、冷雪峰
二、时间:2018.09.16-2018.09.19
三、活动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四、活动名称:第16届ISDE国际食管疾病大会(16th World Congress for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
五、主要行程:
2018-09-15成都-北京-维也纳
2018-09-20维也纳-北京-成都
六、主要活动内容:
1.参加第16届ISDE国际食管疾病大会,了解国际食管癌、食管胃交界性肿瘤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进行大会发言,发言题目《Perineural Invasion (PNI) in Esophageal Cancer: Improving the Value of Modern Staging》(冷雪峰、彭林、韩泳涛)。进行壁报交流。题目:(1)《Network and Pathway-Based Analysis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何文武、韩泳涛)(2)《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Negative Lymph Nodes》(戴维、彭林);(3)《Profiling Return to Intended Oncologic Therapy (RIOT) in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Esophagectomies Followed by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戴维、彭林);(4)《Recommendation of the Optimal Planned Date of Discharg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 with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方强)。发言与壁报展示期间,与参与讨论的国际、国内专家针对食管癌的相关研究做了深入探讨,探寻我们下一步研究方向与方法;
3.参会期间与国际、国内专家和同行建立更深的友谊,为下一步食管癌研究国际合作、学科发展的国际交流平台搭建创造条件。
七、主要体会及收获:
本届会议于2018年9月16日-19日在奥地利首都、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如期举行。大会会场设置在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维也纳大学,也是2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母校。全球共954名注册参会代表前来参加此次盛会,来自中国各大医院和中心注册代表团共69人参加。我院派出胸外中心一病区彭林教授和冷雪峰医生参加此次大会。

图1彭林主任与冷雪峰医生参加ISDE大会合影

图2与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振涛教授(左三)合影

图3与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执行委员会主任陈龙奇教授(中间)合影
本次会议接收到了来自全球食管疾病专家的投稿共787篇,中国共有149篇摘要被录用(其中香港地区3篇,台湾地区15篇)。中国专家受到大会特邀做相关报告的有6篇,视频展示4篇,来自中国大陆做大会口头发言的共13篇。大会组委会安排了500个壁报展示,中国地区有54份壁报入选。我院突破历史记录,韩泳涛及彭林教授团队获得1项大会发言,6项研究喜获大会壁报,最终在会场展示了4份壁报。值得一提的是,冷雪峰医生此次大会发言是四川地区除华西医院外唯一入围的研究。另外还有韩泳涛教授、彭林教授、方强主任医师、戴维医师、何文武医师的研究得到大会组委会的认可并被列为壁报展示。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我院食管癌MDT在韩泳涛及彭林教授带领下,食管外科及食管癌多学科诊治理念不仅在全国领先,而且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图4胸外一病区主任彭林教授和冷雪峰医师做大会发言

图5方强主任医师(左)及何文武医师(右)壁报

图6戴维医师壁报

图7会议壁报展示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专业内容丰富,涵盖了食管疾病的前沿与热点,包括了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治,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新辅助放疗/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多学科治疗,食管癌、食管胃结合部癌及食管良性疾病的微创手术(腔镜和机器人)视频展播,新辅助治疗无效的挽救性手术,食管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食管癌诊断技术及TNM分期,以及食管癌各种临床研究(CROSS试验后新的研究策略比较扯眼球)等内容。特别是每个时段均安排一个case presentation(病案讨论),理论马上联系实际,会议形式新颖,得到国内大咖的认可。每个题目演讲结束后讨论环节给人印象深刻,提问的专家不但勇跃发言,自由提问,抓住漏洞穷追猛打,特别是针对数据的真实性,而且主持人还当场要求听众对某一个学术观点举手表决,其学术自由令人惊叹!不同学术思想的对碰必定会激发新的思想火花。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四个会场几乎场场暴满!会场三面墙根站满了来自全世界的参会代表,认真听课的精神令人感动!甚至专题发言的专家只能从后面墙边直接上讲台,讲完再回到后面墙根站着,实属罕见!

图8大会主会场、各分会场参会人员热情高涨
此外,在彭林教授的带领下,还与ISDE执行主任Prof. Mark Ferguson(美国)、现任主席Prof. Yuko Kitagawa(日本),以及秘书、候任主席(2020-2022)Prof. David Watson(澳大利亚)建立了联系。Ferguson教授指出他将与11月份开始对2022年ISDE大会的竞选举办地北京、东京等城市展开考察活动,如果有机会非常愿意来成都参加食管癌相关国际会议。同时,Kitagawa教授和Watson教授也对中国西部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表示出兴趣,认为中国的食管癌患者非常多,也很有利于ISDE与CSDE进一步合作。经过与几位主席的交流,为我院胸外科和四川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今后食管癌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9(右)ISDE现任主席Prof. Yuko Kitagawa(日本)以及(左)ISDE秘书、候任主席(2020-2022)Prof. David Watson(澳大利亚)

图10(左)ISDE执行主任Prof. Mark Ferguson(美国)(右)国立癌症中心食管外科Prof. Hiroyuki Daiko(日本)
此次参会的日本同行多达300人,我们再次与来自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Hiroyuki Daiko教授、日本岗山大学的Yasuhiro Shirakawa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胸外科李章铭教授、台湾林口长庚医院胸外科主任赵盈凯教授、香港大学Simon Law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本年度12月受韩泳涛教授邀请,Shirakawa教授及团队将再次来到我院开展学术和手术技术方面的交流,作为院领导的Shirakawa教授来说,他非常希望届时能够与我院达成协议并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在这次会议期间,台湾大学医学院李章铭教授盛情邀请韩泳涛教授和彭林教授明年10月去台湾参加亚洲胸心年会,并做大会专题发言。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消化道外科主任Daiko教授也指出非常愿意与我院展开长期合作,加强、加深双方学科建设与合作,将互送年轻医生互访和学习,为亚洲食管癌疾病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在很多学科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建议以此作为契机,我院可以开展更多学科的国际交流。本此参会,既学习了当今全球食管癌研究最新成果,又加强了横向联系,增进了友谊,收获颇丰!

图11(左一)香港大学Simon Law教授(右三)台湾大学医学院李章铭教授
扩展阅读:国际食管疾病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 ISDE)成立于1979年,学会总部现设于加拿大温哥华,官方杂志为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 (2018年SCI影响因子: 2.71)。是一个国际性,多学科组成的学会,长期致力于食管疾病专业领域科研及医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推动食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资助年轻医师的培训,是食管疾病专业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学术组织。ISDE国际食管疾病大会是食管疾病领域中最具悠久历史、最权威的国际性会议。自 1980 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食管大会以来,该会议吸引了食管领域各个学科,外科内科肿瘤乃至基础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不断推动了食管疾病研究领域的长足发展。目前每2年一届且在亚、欧、美洲之间轮替举办,上届ISDE国际食管疾病大会2016年在新加坡举办,下届将于202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办。
作者:冷雪峰、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