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可局限于胸腔,也可转移到全身各重要器官(如骨骼)。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肺癌是世界上,也是我国、我省最常见的癌症,也是造成死亡最多的癌症。全球癌症报告显示, 2018年约新增209万肺癌患者并导致176万人死于肺癌。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居首位;在女性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仅次于乳腺癌。然而,四川省最新肿瘤登记数据显示,女性肺癌发病率高于乳腺癌。
引起肺癌的高危因素
吸烟:吸烟是造成肺癌发生最为主要因素之一。
“三个20”吸烟20年以上者,20岁以前开始吸烟者,以及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只要达到以上3条中任何一条,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户外空气污染如生活、工业废气中含有苯并芘、二乙基亚硝胺等化学致癌物;室内空气污染如固体燃料(木柴、木炭和煤炭等)的使用;二手烟暴露。
氡污染: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在室内环境中常见,是部分国家肺癌发病的第二危险因素。
职业因素
长期接触以下物质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砷、铬、镍、铜、锡、铁、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等物质。职业因素与吸烟等非职业因素有很强的协同致肺癌作用。
慢性肺部疾患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其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这些疾病往往与肺癌并存,增加了肺癌早期发现的难度。
遗传和基因改变
有肺癌家族史者罹患肺癌的风险为无肺癌家族史者的1.6~5倍。
如何预防肺癌
1.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
2.注意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减少烹调油烟的产生,减少油炸或煎炒食品的烹饪。在做饭前早一点打开抽油烟机,再打开煤气灶,可以减少污染;在关闭煤气灶后,建议多开几分钟的抽油烟机,让残余的油烟和燃烧不完全的煤气排出屋外。
4.应用环保能源,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5.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护措施。
6.注意职业防护。石棉厂工人、煤矿工、油漆工等一些特殊行业的职工应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体检。
7.40岁以上,尤其是长期吸烟者,一旦出现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胸闷、气短、低热等症状,应尽早就诊。
8.现目前,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是肺癌高危人群的体检首选。